这不上班,就没有收入,没有收入一日三餐怎么解决。
就算是顿顿都吃玉米面饼子,那玉米面是不是也得拉到面粉厂,花钱让人家用机子磨成面。
这冬天的第一场雪已经下了,后面就得该张罗买煤过冬了。
向美云是早早的就把柴火和煤都准备好了,全都码在棚子里,用的时候去棚子里搬一点放到屋里,随用随取。
但是向前进的家因为自建了一个小锅炉房,锅炉设在哪他就把煤放在哪。
尤其是到了晚上,他可得把煤炭放的多多的。
这样一整夜都不用起来去添煤,能暖暖和和的睡到第二天。
可是这么一来他的煤炭消耗量可就不是一星半点。
因为向美云买煤的时候,也给弟弟买了,两家买的一样的吨数。
想着去年买这么多就过了一冬,一直到天气暖和。
所以今年两家都买这么多。
可是这才过去没几天,向美云来到弟弟家一看。
那煤都已经少了三分之一,更何况这段时间天气还没有那么冷。
不至于每天都把炉子烧的那么旺。
向美云觉得弟弟这是浪费,可是进了屋子就明白了。
他这屋大又空旷,要想上下三层都暖和,可不得使劲儿烧煤,才能保持温度不降低。
可是弟弟只要在家,基本上就在卧室里待着。
别的屋烧的那么热又有什么用,可是当初铺地暖的时候。
向前进也没想着要分区域,就想着要烧就把楼上楼下全都弄暖和点。
这样出来进去不至于打哆嗦,他也低估了这个小锅炉的耗煤量。
不过还好现在的煤没有那么贵,就算这一个冬天他要消耗不少也能承担的了。
但是有一点不得不佩服,这家有个小锅炉烧煤取暖科比炉子在屋里干净多了。
这出来进去的那些炉灰渣子少不了的,弄的满屋都是,每天都要打扫。
要是房间里长时间不通风,还会中煤气,一中煤气脑袋就疼。
还得跑到院子里透透气才行。
倒是弟弟这不用担心这个。
谁家好人一天二十四小时,都在锅炉房里待着。
再说锅炉房里也有烟囱。
一到了大雪封山的时候,出来进去的人就少了。
可是向前进不行,他还要操持着浴池那边儿的生意。
而且当初他还说,店铺到了冬天要卖冻鱼,他还得下河抓鱼呢。
河面儿一冻,向前进就开始凿冰块。
又在那坡面上,垒了一个冰屋,跟去年一样下网子捞鱼。
鱼捞上来还是活的,在外面处理好,搁个小半天就全都冻硬了。
一时之间向前进那辆车都快变成运海鲜的了。
把冻鱼运到铺子里,也不往货架上摆,毕竟屋里热。
好不容易冻上的鱼,温度一高它就化了。
就直接摆在门口。按照大小个儿定价,大的肉多,小的肉少,价钱不同买的人也就不同。
钱不多的买小鱼,想吃过瘾的就买大鱼。
向前进本以为他带来的这些冻鱼,没有那么大的销路。
但是他忘了一件事,现在这个时候物资匮乏。
这市里头,但凡是有正经工作的,也未必能顿顿都吃的舒坦。
到底是有钱没处买,正好他这鱼提供了新的吃食。
每次运过来的鱼,按小佳的话说,不到半天功夫就全都卖出去了。
甚至比春夏秋三季的山货都好卖,向前进是万万没想到的。
不过他也就是这个时候抓鱼,天气暖和他就不抓了。
既然爱吃鱼,愿意花钱买鱼的人不少,向前进又跑到渔具店买了几张网。
这一会渔具店的老板可认出向前进来了。
因为前两天他正好路过那家山货店的时候,看到门口摆着几条鱼。
那都是已经人家挑剩下的,他看着不错,随手掏钱买了一条回家让老伴给炖了吃。
那鱼肉鲜的很,刺儿还少。
最后连着那点,鱼汤都就着玉米面饼子吃没了。
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那老板下河打鱼,这鱼指不定什么时候送过来能碰上就买。
碰不上就得等,所以这渔具店的老板就一直在等。
但是他还有自己的店铺要管,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向前进这。
不过倒也无所谓,大不了每天中午抽空上那过去瞅一眼问一问。
大不了让人家帮忙留一段鱼肉,不论大小,只要留了他就买。
但怎么也没想到突然有一天,向前进会来他店里买渔网。
这买渔网,再明显不过就是为了捞鱼。
“向老板这一下子买这么多网又去打鱼呀。”
向前进哈哈一笑::“那是,这段时间卖的那些鱼,可
第四百二十章 下河捞鱼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